【寻迹丝路】
宽带纹三足彩陶钵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
弧边三角纹彩陶盆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篦形三角纹彩陶罐沙井文化(距今3000年—2500年)武山县白门镇西旱坪出土
变体鸟纹罐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距今约5200年)天水市出土
贝形纹彩陶罐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距今约4500年)
(本文文物均为甘肃省博物馆馆藏)
三犬钮盖彩陶方鼎(距今3900年—3400年)玉门市火烧沟遗址出土
茹实
【编者按】
甘肃的历史文化古老而厚重,多样而美好。甘肃不仅是丝绸之路的“黄金段”,也是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交汇之地。千年文脉、源远流长,丝路古道、和合共生。在“5·18”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本版特别策划“寻迹丝路”系列栏目,带大家一同感知在甘肃这片土地上“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印记,在这里让宝贵的文化遗产绽放新光彩。
甘肃位于中国内陆腹地黄土高原西部,黄河中上游地区。甘肃区位特殊,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三大高原在这里交汇;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内陆河流域三大水系在这里分流。
甘肃地域辽阔,气候带跨越很大,地理地貌丰富多元,山地、高原、平川、河谷、沙漠、戈壁交错分布,涵盖了地球上除海洋以外的所有类型。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历史和人文,从而显示出鲜明的地域特征。奔腾不息的黄河、雄浑肥沃的黄土高原、连绵千里的河西走廊,孕育了众多新石器及青铜时代文化,它们在中华文明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彩陶作为史前文化最具标识性的文化符号,记录着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审美情趣,承载着那个时代独有的璀璨和辉煌。彩陶不仅是研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资源富矿,同时也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融合发展的历史见证。
甘肃素有“彩陶之乡”的美誉。这里是世界上最早使用彩陶的地区之一,也是彩陶文化延续时间最长的地区。在甘肃广袤的土地上,几乎所有新石器文化、青铜文化都含有彩陶。在甘肃,从距今约8000年的大地湾文化伊始,彩陶文化经历了仰韶文化的兴盛,马家窑文化的繁荣,在全国其他地区彩陶大多销声匿迹之时,甘肃彩陶却一枝独秀,相继出现了齐家、西城驿、辛店、四坝、沙井等含有彩陶的青铜文化,时间跨度达5000余年,体系独特完整,构成了一部世界上无与伦比的彩陶发展史。其中,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代表着中国彩陶艺术的巅峰,也是世界艺术殿堂中璀璨夺目的瑰宝,被誉为“彩陶之冠”。
作为中国彩陶的发源地和彩陶文化分布最重要的地区,以彩陶为代表的早期文化交流在这片土地上表现得更为频繁与多元。考古发现与研究表明,早在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前,甘肃大地的先民们以彩陶为代表的物质文化为媒介,以黄河中上游的陕甘地区为中心,在文化层面进行了广泛的交流。这种文明间的交往与传播之路,被学术界誉为“彩陶之路”。中国人民大学韩建业教授指出,“彩陶之路”是早期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首要通道,也是后来兴盛的“丝绸之路”的前身,“彩陶之路”对中西方文明的互动、融汇、发展和兴盛都产生过非凡的影响。在史前文化的大碰撞中,甘肃地区以彩陶为代表的史前文化通过彩陶之路,与周边文化不断融合、传播,其影响辐射至更远的地区,不仅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了基础,也对推进中华民族的历史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而甘肃彩陶也因此体现出中原文化、中亚及北方游牧文化等多重文化因子共同影响下的多元文化风貌。
大地湾文化不仅包含中国目前时代最早的彩陶,也是世界上时代较早的含有彩陶的古文化之一。秦安县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宽带纹三足彩陶钵,仅在口沿内外施紫红色宽带纹,表现出一定的原始性。其器型与中原地区同时期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同类器物造型基本相同,体现了早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甘肃地区就与黄河中、下游文化间有所交流。大地湾遗址出土的彩绘符号彩陶片,以红彩绘有“↑”“+”“×”“↓”等十余种符号,应该具有某种指事性质,可能是文字的雏形。类似符号在西安和天水地区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陶器上也有发现,但种类更为丰富,显示出大地湾时期彩绘符号的流传与发展。
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最具代表性的纹饰,体现着当时渔猎经济的发达和人们对鱼的崇拜。甘肃地区出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纹样中,鱼类的各种变体纹样占比较大,贯穿半坡类型始终,并体现出从早到晚由具象到抽象的完整发展演变序列。研究表明,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鱼纹由渭水、泾水向东传播,在河南洛阳一带出土有仰韶文化中期偏晚阶段的变体鱼纹彩陶盆,体现出黄河流域先民间的文化交流。
距今约5500年,以河南西部、山西南部、陕西东部三省交界处为中心的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向周围扩张。这一时期部族间的交往范围进一步扩大,在整个黄河流域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彩陶上,都出现了弧边三角纹、回旋勾连纹、花瓣纹等纹饰。这波文化扩张最西可达甘肃和青海邻近地区,甘肃中东部广大地区都有传播。韩建业教授认为,这一时期是彩陶之路传播的第一个阶段之初始时期。该阶段的彩陶文化扩张现象持续到距今5800年—5400年仰韶文化石岭下类型形成后。至石岭下类型时期,中原核心区(晋南豫西)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日趋没落,彩陶纹饰逐渐简化衰落,而这些原本受到庙底沟文化影响地区的彩陶纹饰却日渐繁缛,表明彩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融入了地方因素,产生了与来源地区截然不同,且地域特色浓郁的新发展。
甘肃彩陶艺术的巅峰——马家窑文化是受仰韶文化影响而产生的甘肃土著文化,其文化面貌表现出该时期人们的对外交流范围更加广泛。甘肃境内出土的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贝纹彩陶罐,腹部绘有两周贝形纹饰。甘肃本不出产贝壳,但从马家窑文化半山类型开始,彩陶上开始出现贝纹装饰,到马厂类型时期更加常见。在甘肃、青海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墓葬中还发现了用海贝作为随葬品的情况。贝是我国最早的货币,或许当时的先民们已经以贝作为流通和交换的媒介,与海滨或沿江居民产生交易,即便贝在当时还未充当商品媒介的功能,至少这种在当时看来极为稀有的物品,也一定是远距离物物交换得来的。韩建业教授认为马家窑文化时期是彩陶之路传播的第二个阶段。彩陶文化在传播过程中融入了更多土著文化因素,影响也更加深远。彩陶文化从甘肃中部向青海东北部和河西走廊长距离扩展,在青海柳湾、永昌鸳鸯池等遗址中表现出极强的地方性特征;扩展至青海东部的共和盆地形成马家窑文化宗日类型;在四川西北部,延续上一次彩陶文化扩展期文化成果的同时,融入了更多地域特征。这一时期彩陶文化的大传播所产生的影响力辐射至更远地区。彩陶文化在宗日类型与川西地区马家窑文化的共同影响下,在青藏高原形成了卡若文化,该文化又进一步影响到克什米尔地区;川西地区的马家窑文化同时向西南方向渗透,影响可及云南北、中部地区。
齐家文化时期,甘肃跨越铜石并用时代,步入青铜时代。甘肃地处东西方交流的十字路口,伴随着文明交流交往范围的进一步扩大,齐家、西城驿、四坝、辛店、沙井等相继出现的青铜文化,既体现出黄河文明的特色,也包含着草原游牧文化的因素。
齐家文化融合了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寺文化、二里头文化、欧亚草原文化以及甘肃土著文化等多种文化因素。其彩陶数量较少,常以红色绘三角形复线或网线纹。晚期部分遗址出土的一些圜底彩陶罐或绳纹罐与阿尔泰山南部和天山东中段的切木尔切克文化相关器物极其相似。甘肃天水出土的齐家文化陶盉与二里头文化二期同类型器物相似。
四坝文化是河西走廊最重要的一支含有大量彩陶的青铜文化,内涵丰富,地域特色鲜明。四坝文化彩陶纹饰中有大量羊、犬、蜥蜴等动物形象,流露出浓郁的畜牧业生活气息。彩陶口沿上“Z”字形纹、菱格纹等纹饰明显继承自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或西城驿文化。手形纹、人形纹等纹饰以及三角形钮盖等造型手法应该受到新疆或更远的中亚地区影响。如玉门火烧沟遗址出土的三犬钮盖彩陶方鼎,盖钮为三犬并立的形象,其艺术创作思路就来自欧亚草原地区。
沙井文化是甘肃地区时代最晚的一支含有彩陶的青铜文化。武山县出土的篦形三角纹圜底彩陶罐,圜底的设计更适用于游牧生活,肩腹部层叠菱格纹与三角折线纹。这种多重纹饰层叠装饰的艺术手法应该继承自切木尔切克文化影响下的齐家文化同类陶器。韩建业教授认为,自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以后,彩陶文化开始了第三次大规模扩展,这一阶段的扩展延续上阶段路线,沿河西走廊继续西进,抵达新疆东部。四坝文化发展起来后,彩陶文化进一步西移至天山北路。到距今约2300年的焉不拉克文化时期,开始了彩陶文化第四次大规模扩展。彩陶文化在原有基础上继续西传,影响到新疆中部的一系列彩陶文化,并间接影响到中亚地区。
文化的传播是相互的。我国著名考古学家严文明曾说:“早先是西方的青铜文化带着小麦、绵羊和冶金技术,不久又赶着马匹进入新疆,而且继续东进传入甘肃等地;东方甘肃等地的粟和彩陶技术也传入新疆,甚至远播中亚。这种交互传播的情况后来发展为著名的丝绸之路。”因此,对于这种丝绸之路正式开通前东西方文明之间的交往与传播之路,除“彩陶之路”外,还有学者提出“玉石之路”“青铜之路”“海贝之路”……它们都是“丝绸之路”的前身,对中西方文明的形成和发展影响深远。(作者单位:甘肃省博物馆)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