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第二季首发剧照,范思辙上线!郭麒麟的成功,离不开“郭式家教”
来源:  互联网
时间:  2023-07-27 16:59:41

近日,电视剧《庆余年2》首发剧照冲上热搜。配文“庙堂镀伟器,运筹出奇智;捭阖皆有度,笃行天地间。”

在有着《庆余年》第一季的炸裂表现,以及打下的观众基础,大众对于《庆余年2》的进程一直都非常关注。


【资料图】

首发剧照赚足了网友们的期待,纷纷喊话“希望早日播出”。

剧照中,我们看见,不少《庆余年1》的演员都回归了。而郭麒麟,也将继续出演范思辙一角。

郭麒麟能回归,是一件非常值得开心的事,毕竟此前有消息曾称郭麒麟将会退出拍摄。他饰演的范思辙,虽然在第一季中的戏份不多,但却是给观众带来了非常多笑点,角色特征非常明显,得到了诸多观众的喜爱,他能回归,无疑是一大惊喜。

郭麒麟,德云社班主郭德纲之子,德云社的少班主。不仅相声说的好,综艺感强,而且戏演的也很好。

1996年出生的他,身上有着一般年轻人没有的谦逊、淡定和从容,他的礼貌和教养仿佛是从内心中生长出来的一样,那样自然,从无半点刻意。

走路时他会提醒记者姐姐小心脚下,接别人名片时总是双手去接,见到长辈起身鞠躬,随时随地都是眼里人活,心里有人,是这年头少见的有规矩,情商又高的孩子。

如果说一个中年人能拥有如沐春风的气质,那可以说是时间和阅历酿造而成,如果一个年轻人就可以做到这一点,那无疑是家庭教育所带来的。

会说话的郭麒麟

蔡康永有一个观点:说话是个技术活,但技巧之前,还是先学会如何做人。

“正直有品、学会自省、不以自我为中心,真正在意他人感受”,这些都是在练习说话技巧之前,必须要具备的修养。

在参加节目时,郭麒麟也时常语出惊人。在参加《最强大脑》时,还因为太会说话,登上了热搜榜。

在选手们告别舞台时,郭麒麟作为嘉宾点评选手时,说:

“这场比赛吧,在人生数十年当中真的是非常非常微不足道的这么一件小事。”

“您的存在也是给你的孩子树立了一个很良好的榜样,孩子不会关心爸爸有没有拿冠军,我爸去了就很厉害!”

在知道选手是“三清”的博士,从本科到博士都是在清华,他说:

“道家说老子一气化三清,希望这一气,对你来说是气势,也是气运。”

常言道胸藏文墨怀若谷,腹有诗书气自华。郭麒麟这几句点评非常的有水平。

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中,藏着家庭教育的影子。孩子情商高,会说话,说明他的家教也错不了。

从小节俭的郭麒麟

众所周知,郭麒麟是个“富二代”。但是在郭麒麟身上,我们看不到纨绔子弟的恶习。

郭麒麟曾说过,小时候自己就没有零钱,父母不给他也不会要。所以,郭麒麟从小就养成了节俭的习惯,直到现在,参加工作赚了钱,这种消费观也没有被影响和改变。

家里洗澡的淋浴坏了,因为搬家也带不走,他在网上翻来翻去买了个最便宜的;屋子灯不亮了,自己买灯泡来换,换上灯泡后才知道是灯坏了,索性就不修了;家里垃圾袋舍不得换,用买东西的购物袋装垃圾;家里换电器,必须得在购物节上买,否则就是亏钱。

所以,节俭也成为他家教的一部分,根深蒂固。

其实,以郭德纲的经济实力,即使郭麒麟没有自己的事业,靠着德云社也能有口饭吃。但他知道,对于一个富二代来说,最怕的不是钱花完了,而是没有掌握挣钱的本事,一辈子活在父辈的影响里,迷失了自己。所以,在郭麒麟的家教里,从小就没有过度宠溺一说。

严厉教育下优秀成长的郭麒麟

从小郭德纲就教育郭麒麟先紧着外人,因为家里大批的徒弟在,他怕儿子欺负别人,有好吃的,都是徒弟们先吃完,郭麒麟才能动嘴吃。

所以直到今天长大成人,郭麒麟在家里,想吃东西了,要先问一声:“爸,这个我能吃吗?”

在面对长辈时,郭德纲更是教育儿子要讲究规矩:长辈站着,自己一定不坐着;长辈说话,一定听着;在长辈面前,一律不准翘二郎腿;饭桌上吃饭,一定是最后一个动筷子的。

郭德纲还曾经写了一篇规矩”的短文,也从侧面暴露了郭德纲对郭麒麟的严格教育。

也因此,很多后来和郭麒麟合作过的人,都对郭麒麟的教养深深佩服。

郭德纲从郭麒麟制定了严格的读书计划,每天读多少古典书籍都有明确规定。

在台词上,德云社弟子要背三天的,郭麒麟只给两天时间。有时候郭麒麟不想背,郭德纲就故意先把表演的场次和日期敲定下来,彻底地断掉郭麒麟的“退路”,这样不想背也不行了。

这种严厉的教育,外人都看着心疼,难道作为父母就不心疼了吗?

在一次采访中,郭德纲解释说:

天下爹娘没有不疼孩子的,你宠着孩子,但是外面的人不全是他亲爹,你把他骂够了,就没有人再骂了,你说你骂他好还是让外人骂他好,还是你把他管好了,大了就知道好处了。

父母之爱子,则为其计深远。郭德纲对孩子的“狠心”,是有着最明确的教育目的和方向,为孩子做了最长久的打算。

可以说,正因为郭德纲的严格教育,才成就了现在的郭麒麟。

郭德纲对郭麒麟的教育用的是“挫折教育”,但严厉归严厉,他对儿子的爱也从不吝啬。该严厉的地方要严厉,该关爱的地方也一定不能少。

当然,“挫折教育”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不是白纸,他们天生带有着属于他们的性格特色。了解我们的孩子,了解我们的家庭,因材施教才是上上之策!

标签:

猜你喜欢